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 “简帛老子四古本与出土道家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简帛老子四古本与出土道家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简帛《老子》四古本指郭店楚竹书本、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是目前可见最古、最重要的《老子》文本。2018年11月2日至3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简帛老子四古本与出土道家文献”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甲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另有相关专家、博硕士生和《老子》爱好者等20多人与会。
一、早期《老子》文本的演变及其经典化
在会议上,清华大学丁四新教授以《“数”的哲学观念与早期〈老子〉文本的经典化——兼论通行本〈老子〉分章的来源》为题发言。他系统阐述了先秦至两汉“数”的哲学观念及其在早期文献中的应用和对古书篇章编撰的影响。另外,在仔细比较《混元圣纪》与《老君实录》之相关文字并作分析的基础上,丁四新教授批评了有关疑难,指出通行本《老子》上篇三十七、下篇四十四的章数裁划仍应当判断出自刘向定著本。刘向即以黄钟一龠之数(八十一分)和中数五六之比来裁划和设定了《老子》的章数,而在《汉书·律历志》中它们是两个最基本的数字。
暨南大学高华平教授在《由〈韩非子〉引文看战国后期〈老子〉的文本形态》的论文中,在分析郭店楚简本《老子》及征引了《庄子》《韩非子》等先秦古籍的引《老》情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到《韩非子》成书时为止,《老子》一书实际只有三十八章完全具有了今本《老子》的文本形态,而今本《老子》的最后定型则是在秦统一后由丞相李斯主持完成的。
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教授在《〈老子〉版本述要》一文中,对传世本和地下出土本《老子》做了详细介绍与分析,并指出一方面以河上公本、王弼本为代表的通行本《老子》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学者不应随意对通行本进行改动,另一方面,出土《老子》对于老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者应进一步发掘出土《老子》的独特学术价值。
二、出土简帛四古本的文字、文本、文义及其思想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曹峰教授作了题为《〈老子〉第三十六章新研》的发言。他对《老子》第36章做了新的解释,并批评了错误的理解。他指出,该章的上段和下段都是古代谚语,老子加以引用,是为了发明“微明”和“柔弱胜刚强”这两大理念。
厦门大学李若晖教授的论文是《“遍”与“通”:汉代老学与庄学一瞥》。他根据旧题顾欢《道德真经注疏》的引文,认为现行河上公注中的“道通行天地”原应为“道遍行天地”。在对《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进行分析后,他认为“通”对于“遍”的替换表现了汉代思想史中庄子“道通为一”思想对老子“道遍万物”思想的取代。
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发表了《早期道家“统治术”的转变:从老子的“道政”到黄老学的“法治”》为题的演讲。他分别从“道”到“道法”,“道生之”到“道生法”,“无为”到“法治”,“反智用道”到“弃智用法”,“无名”到“形名”,“自然”到“人情”,以及“小国寡民”到“至世”等方面详细论证了早期道家政治思维中由老子抽象的以“道”为中心的“统治术”到黄老学具体的、可操作的“法治”治理的转变。该报告非常宏观大气,对于描述早期道家政治哲学的转向颇富启发意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世华讲师发表了《论〈老子〉“沕汒”之喻及其哲学意涵》的论文。他通过比对各版本《老子》文字,认为王弼本《老子》第十四章“惚恍”、第二十一章“惚兮恍兮”以及诸传世和出土《老子》中的相应文字,都应释读为“沕”“汒”。就哲学意义而言,“沕”展现了道之本体的深微,“汒”展现道之显用的深广,“沕汒”深刻展现了老子“上善若水”的思维。
南开大学叶树勋副教授发表了《老子哲学中的“物”——结合〈老子〉简帛本的讨论》的论文。他分析了《老子》中表示一切事物的“物”概念及其诸种特殊表现,指出《老子》中的“物”主要处于道物关系、己物关系两种关系中,这两种关系分别表达了老子的现实关切与处理己物关系的行动依据。
三、对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研究的述评
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功进副教授发表了《帛书〈老子〉研究综述》一文。该文总结了帛书《老子》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其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包括对帛书《老子》的文字考订与文本考释,第二方面则主要涵盖因帛本产生的对《老子》文本的校订、对《老子》成书时间与帛书《老子》思想的新认识等。他呼吁今后的研究应在强化这两方面联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帛本《老子》的思想研究。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袁永飞助理研究员发表了《北大汉简〈老子〉近十年研究述评》一文。该文将北大汉简《老子》的相关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原始材料的规整、释读与文本载体的真伪辨别,第二阶段包括文本内容的得失讨论,第三阶段则进入对文本思想的探讨与研究,并指出这三阶段为交叉运作。
四、其他出土道家文献
武汉大学刘国胜教授发表了《“岁”与〈太一生水〉》的论文。他指出《太一生水》文献应是战国中晚期道家学派对宇宙生成学说的阐发。刘教授进一步将《太一生水》与曾侯乙墓漆箱《琴瑟常和》、楚帛书、孔家坡汉简《岁》等楚地文献相联系,分析了这些文献中有关宇宙生成与结构理论中“岁”概念的运用,认为这一概念使得天地人的关系有了更为清晰和形象的时空坐标。
上海师范大学袁青讲师发表了《论清华简〈子产〉的黄老学倾向》的论文。他回顾并比较了先秦儒、道、法诸家对子产的评价与清华简《子产》文本对子产为政的评价的契合度,并结合清华简《子产》本身凸显的治身思想、“命”“刑”并重思想、因循思想以及恐惧意识,指出清华简《子产》更近于黄老学思想。
此次会议加深了人们对出土《老子》四古本和其他道家文献的理解,探讨了一些疑难问题。此外,借本次会议之便,同时召开了《上博楚竹书哲学文献读本》审稿会。(通讯员:王政杰;记者:曾江)
(来源:中国宗教学学术网)
 
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