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道教文物 > 大上清宫遗址:隐匿80年的皇家宫观
大上清宫遗址:隐匿80年的皇家宫观

 

4月10日下午,经过为期一天半的汇报展示,备受国内外文博界关注、被誉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成功入选。消息传来,坐落于鹰潭龙虎山泸溪河北岸的遗址现场一片欢腾。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兴奋地说,几天前,国家文物局委托省文化厅正式批复了《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如今又获此殊荣,既是是对四年来奋战在大上清宫遗址的考古队员们的莫大鼓舞,更是对这一千年宫廷道观发掘所采用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充分肯定。
 
规制宏大的遗址发掘源于“巧合”
东汉时期,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鹰潭龙虎山炼丹修道,使龙虎山成为中国道教天师正一道的发源地。自北宋开基设坛以来,大上清宫一直是中国道教最主要的朝圣地,但在1930年,一场大火将这座宫殿夷为平地,此后考古学家便一直无法确定它的确切位置。
史料记载,大上清宫有着和北京故宫一样的中轴线布局,在清代雍正九年最后一次扩建后,大上清宫规模已达历史巅峰,建有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占地约30余万平方米,堪比半个故宫。2014年6月,当地政府计划在原址择一荒地重建道观,无意中发掘出一块书有“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的石碑,这一“巧合”使得道观重建计划被紧急叫停,转为保护性发掘。近四年来,江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鹰潭市博物馆调集精兵强将在荒郊野岭进行了艰苦的发掘。
所谓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随着发掘工作的有序递进,遗址陆续出土了大批元、明、清代各类文物,其纹饰以龙纹居多,除了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更印证了大上清宫在历朝历代的显赫地位,如来源于元代枢密院“定制专用”的瓷器碎片、重达9999斤的大铜钟、按宫殿式建制第二档规格的清代“屋脊蹲兽·斗牛”,以及正殿地砖、金钟和皇家金砖等等,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祖庭遗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队负责人胡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大上清宫遗址发掘表明其与史料完全吻合,其建筑特点可以用“皇家等级、官式建筑”八个字概括,可谓字字千钧。
 
 
大上清宫遗址公园力塑“宗教文保精品”
为了精确定位遗址位置,考古队员们先后调查勘测18万平方米的土地,最终发掘出约5000平方米的宫殿遗址,与此同时还对周边3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大范围勘探,发现了29处宋元至明清时期的遗存,明晰出大上清宫的基本布局。
著名考古学家、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考古对佛教的洞窟、石窟和寺庙的研究远胜于道教,此次对大上清宫的发掘,使我们对于整个道教形制有了清晰的了解,其时代序列完整、规模宏大,不仅在宗教考古史上是首次,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道文化研究体系化、成果化,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徐长青表示,通过近四年的前后两期考古发掘,印证了宋以来各时期的相互叠压地层关系,但尚未完全展示遗址全貌。根据现存古迹《大上清宫全图》,推测下一步发掘考古中,遗迹还将有更多发现,使得中国本土宗教对传统文化交互影响的研究得以深入和丰富。
据了解,按照打造“文保精品”的原则要求,《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突破原有保护棚的概念,结合遗址布局和建筑风格,引入道教元素,借助现代表现手法和技术,通过首创的修建游步道“边发掘、边展示”方式,在建设过程中既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又达到有效保护的作用,一步步奠定“大上清宫遗址公园”的坚实基础。
行进在大上清宫遗址核心区域,眼前是历朝历代的地层叠压,脚下是光鲜如故的“御窑金砖”,在昔日辉煌的皇家宫观的情境中,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如璀璨的明珠,映照在时代的天空。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