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道教论坛 > 解读司马承祯传记(上)
解读司马承祯传记(上)

 

司马承祯系唐代上清派宗师,学界对他的传记解读已经相当精彩,但仍留有丰富的解读空间。近日重读司马承祯传记,试为再解。
《旧唐书·司马承祯传》曰:“道士司马承祯,字子微,河内温人,周晋州刺史琅邪公裔玄孙。少好学,薄于为吏,遂为道士。事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尝遍游名山,乃止于天台山。”1
陈国符教授爬梳其他史料,给予这一段内容以必要的补充和修正,十分精审。2
金荣华教授考注“止于天台山”曰:“案,天台山为王屋山群峰之一,王屋乃其总称,在洛阳东北之山西河南交界处,属今河南济源市。”35个月后,这句考注被删去了。4
河南省济源市、四川省成都市、北京市石景山区、浙江省宁波市、贵州省安顺市、陕西省宝鸡市、陕西省汉中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地都有天台山。这些天台山知名度都不高,面对全国提到这些天台山时,前面需要冠以其所在地名。只有浙江省天台县(古称台州)天台山知名度独高,前面不加所在地名,人们也知道是哪里。比如唐徐灵府元和十年(815)的文章《天台山记》,读者看到题目,就知道写的是浙江天台山,不会想到他处。
司马承祯在卢氏山密崖题字中,将天台山简称为天台。其曰:“道民天台司马承祯过。”金章宗时元好问将密崖题字中的天台读为台州天台山,有诗为证。元好问参谒王屋山阳台观松台司马承祯墓时,生发感慨,作诗曰:“道民初不忘天台,姓氏分明见密崖。为问松台千载鹤,白云何处不归来?”5今译如下:道民(司马承祯)当初不忘天台山,将山名与自己的姓名一起醒目地题写在密崖。请问长眠于松台的千年鹤(司马承祯),是不是白云无论飘游多远也要归来?司马承祯是河内温人,王屋山亦在河内,所以元好问将司马承祯长眠王屋山称为叶落归根(归来)。只有天台远在千里之外,元好问才会感慨白云无论飘游多远也要归来,所以说他读出司马承祯在密崖题写的是台州天台山。
综上,《旧唐书·司马承祯传》所说司马承祯止于的“天台山”,就是司马承祯在密崖题写的台州天台山。
《旧唐书·司马承祯传》曰:“则天闻其名,召至都,降手敕以赞美之。及将还,敕麟台监李峤饯之于洛桥之东。”
唐徐灵府《天台山记》曰:“先生住经二十八载。”6司马承祯止于天台山28年后,于开元十二年(724)从那里移居王屋山(见后述)。这样算来,司马承祯于万岁登封元年(696)开始止于天台山,武则天的诏见应是这一年或这一年之后的事。
司马承祯的老师潘师正的墓碣《潘尊师碣》立于“圣历二年”(699),署“雍州司功王适撰序,弟子中岩道士司马子微书”,碣文称武则天为天册金轮圣神皇帝7。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尊号上于天册万岁元年(695)8可知司马承祯书写《潘尊师碣》的时间不出天册万岁元年至圣历二年(695-699),其时武则天早已改唐为周,以神都为首都。“神都”是高宗死后武则天为东都洛阳改的新名。
清王昶推测曰:《潘尊师碣》“殆即武后自天台召入都时所书也”。9陈国符教授响应此推测10武则天诏见之事所在的时间段与司马承祯书写《潘尊师碣》之事所在的时间段大部分重迭,所以王昶的推测大抵不差,《潘尊师碣》有可能书写于武则天诏见时,即登封元年(696)或这一年之后。但史料没有记载司马承祯书写《潘尊师碣》与他被武则天诏见两件事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潘尊师碣》也可能书写于武则天诏见的前一年,即天册万岁元年(695)。
王屋山有一处名叫中岩台的地方。陈国符教授说:“子微自称中岩道士,则是时亦曾居王屋山也。”11有文章响应或展开此说,12另有文章说司马承祯从小就在王屋山修道。13
唐卫凭《贞一先生庙碣》已指出:司马承祯“年二十一始服巾褐入道,师体玄先生,先生中岳之隐几者也”14。21岁已经不是小时候了。
若司马承祯从小或武后时曾居王屋山中岩台,那么唐玄宗时司马承祯从台州天台山移居王屋山则是重返故地,为何唐卫凭《贞一先生庙碣》、唐末五代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和《旧唐书·司马承祯传》都没有言及重返?
与重返故地相反,唐卫凭《贞一先生庙碣》说司马承祯移居王屋山后,方才发现了修道胜地中岩台。其曰:“师以王屋小有之天,总真之府,景气幽歘,神祇会昌,‘矧吾道苟行,奚适不可?’翻飞投足,遂有终焉之志。更于观之乾维高丘之午,穷极绝界,得中岩台。 ”15
中岩台并非广为人知之地,在全国范围提到此地时,前面加上所在地名王屋山也是必需的。否则,人们不知道中岩台在哪里。唐卫凭撰写《贞一先生庙碣》就明白这一点,碣文题目全称是《唐王屋山中岩台贞一先生庙碣》。
“中岩台”比“中岩”多一个“台”字,二者不能划等号。也可能在王屋山内及附近地区,可以将中岩台简称为中岩,但出了这个范围就不行了。另外,全国叫做中岩的地方不止一处。
司马承祯署名中的“中岩”,非指中岩台,并非地名,而是另有他义。
《真诰》卷11《稽神枢第一》描写道众云集句曲山北洞口,作灵宝唱赞,乞求见到神仙,热闹非凡。注曰:“唯隐居所住中岩,禁断清严,得无游杂,既去洞隔岭,人自不知至于此也。”16宋朝杭州慧日山永明寺延寿禅师诗曰:“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会得,白云深处坐禅僧。”17这一注一诗中所说的中岩,应是指山峰的半腰处,那里远离山外,比山脚、山口僻静。因此,陶弘景住在句曲山中岩无人打扰,延寿禅师在慧日山中岩夜听猿啼。王屋山中岩台所在位置,也证明中岩应是指山峰的半腰处。正如唐卫凭《贞一先生庙碣》曰:“上直天坛,下缭长阜。”18《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亦曰:“自坛顶至上方院八里,又曰中岩台,乃司马子微修行游息之所。前下紫微溪,至阳台观八里。”19
司马承祯署名“中岩道士”,字面意思是住在半山腰的道士,盖是自称高山道士、深山道士,表白自己是远离人烟、隐居于白云深处的道士。司马承祯署名“中岩道士”,并非自称中岩台道士,不能证明武后时他曾居王屋山。
司马承祯创造的这一称谓没有推广开来,他自己以后也不用了。金李俊民撰《重修王屋山阳台宫碑》很罕见地采用了这一称谓,用于称呼司马承祯。其曰:“大唐中,中岩道士司马炼师始奏置阳台观道场。”20李俊民也认可司马承祯是远离人烟、隐居于白云深处的道士。
唐徐灵府《天台山记》载唐睿宗于景云二年(711)诏见司马承祯曰:“至睿宗景云二年,令兄承袆就山邀迓……先生随诏至京,帝问以‘理身以清高为贵,理国则如何先?’师对曰……帝叹曰:‘广成之言,何以加此!’请归山,帝赐宝琴一张及霞纹帔。中朝属词之士,赠诗百余人。帝遂置桐柏观,诏先生居之。”21
《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记载唐睿宗诏见之事,与《天台山记》的这一段文字大同小异,只是漏记了唐睿宗置桐柏观的重要内容。
唐韦述《两京新记》卷二记载唐睿宗诏见时,司马承祯住在长安景龙观。其曰:“西南隅,景龙观……景云二年,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被召,止于此观。”22诏见期间司马承祯的住处属于事件细节,《旧唐书·司马承祯传》将之省略了,无可指责。
唐末五代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载唐睿宗诏见后,令司马承祯住到王屋山上方院去。其曰:“中唐睿宗皇帝女玉真公主好道,师司马天师,天师住天台山紫霄峰,后睿宗宣诏住上方院。”23陈国符教授据此判断说:“则是时承祯又曾居王屋山也。”24
若司马承祯固辞还山回到了王屋山上方院,如何10年后唐玄宗诏见时,他却住在天台山?有学者为了将“宣诏住上方院”说圆,遂解释为:唐睿宗宣诏司马承祯“暂住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上方院”25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所述“宣诏住上方院”,文字有误。唐睿宗诏见后,司马承祯固辞还山,唐睿宗的送别书信《睿宗大皇帝书》曰:“先生……将还桐柏之岩……别途万里,空怀子陵之意……今之别也,亦何恨哉!白云悠悠,杳若天际。”26“将还桐柏之岩”,已经点出司马承祯的确是直接返回了天台山。如果真的宣诏司马承祯暂住王屋山上方院,相距不远,那么,唐睿宗的送别书信说出“别途万里”“杳若天际”“亦何恨哉”这样的话则属夸张、虚伪。唐睿宗不至于如此。《天坛王屋山圣迹记》所说“宣诏住上方院”,应校正为“宣诏住桐柏观”。
《旧唐书·司马承祯传》曰:“开元九年,玄宗又遣使迎入京,亲受法箓。十年,驾还西都,承祯又请还天台山,玄宗赋诗以遣之。十五年,又召至都……承祯因上言:‘今五岳神祠皆是山林之神,非正真之神也。五岳皆有洞府,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山川风雨阴阳气序是所理焉,冠冕章服佐从神仙皆有名数。请别立斋祠之所。’玄宗从其言,因敕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其形象制度皆令承祯推按道经创意为之。承祯颇善篆隶书,玄宗令以三体写《老子经》,因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为真本以奏。”
开元十年(722),唐玄宗为司马承祯写的送别诗被题为《开元神武皇帝书并诗》,收入《赐白云先生书诗并禁山敕碑》27
《旧唐书·司马承祯传》开元九年与开元十五年两段错简严重,错在将开元九年的两件事记到了开元十五年的事迹中。
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卷53说开元九年三月,唐玄宗令司马承祯以三体写《老子经》,此为第一件事。其曰:“(开元)九年三月,置石柱于景龙观,令天台道士司马承祯依蔡邕石柱三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册府元龟》记述的唐五代史事部分,多依原始史料,是该书的精华所在,比《旧唐书·司马承祯传》可信。《混元圣纪》卷8将令以三体写《老子经》记成开元三年之事。28开元三年唐玄宗还未诏见司马承祯,何来写经之令?
《旧唐书·司马承祯传》将开元九年玄宗令以三体写《老子经》之举,与开元十五年的事情写到了一起,时间搞乱了。
宋王溥《唐会要》卷50说司马承祯奏请置真君祠的时间是开元九年十二月,此为第二件事。其曰:“开元九年十二月,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上言:‘今五岳神祇山林之神,非正真之神也。五岳皆有洞府,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山川风雨阴阳气序是所理焉,冠冕章服佐从神仙皆有名数。请别立斋祠之所。’上竒其说,因敕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唐德宗时苏冕撰《会要》40卷,记唐初至代宗时典章制度。《唐会要》充分采用了苏冕《会要》的内容,比《旧唐书·司马承祯传》可信。
唐李冲昭述《南岳小录》曰:“真君庙,在岳观之东五十余步,本与司天王同庙各殿。开元中,司马天师上言:五岳洞天各有上真所治,不可以血食之神同其雩祀。既协圣旨,爰创清庙是岳也。启夏之际,洁斋致醮,兼度道士五人,长备焚修洒扫,即开元十五年五月十五日明制也。”29由此可知,司马承祯开元九年向唐玄宗奏请五岳置真君祠,直到开元十五年唐玄宗才批准。之所以6年后才批准,盖与唐玄宗慎重对待封禅有关30
同样,《旧唐书·司马承祯传》将开元九年司马承祯奏请置真君祠一事,也写到开元十五年的事情中去了,也将时间搞乱了。
《旧唐书·司马承祯传》所述令写《老子经》和请置真君祠这两句,应移至“亲受法箓”之后,即“开元九年,玄宗又遣使迎入京,亲受法箓。承祯颇善篆隶书,是年三月,玄宗令以三体写《老子经》。是年十二月,承祯上言:‘今五岳神祠皆是山林之神,非正真之神也。五岳皆有洞府,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山川风雨阴阳气序是所理焉,冠冕章服佐从神仙皆有名数。请别立斋祠之所。’十年,驾还西都,承祯又请还天台山,玄宗赋诗以遣之”。司马承祯刊正为真本以奏和玄宗批准置真君祠两句,仍保留在讲述开元十五年的那段之内。
 
(作者朱越利系中国道教学院特聘教授)
 
注:
 
1.《旧唐书·司马承祯传》即《旧唐书》卷192《隐逸列传》中的司马承祯传记。《新唐书·司马承祯传》(即《新唐书》卷196《隐逸列传》中的司马承祯传记)对《旧唐书·司马承祯传》照抄照录,重复后者的错简和阙文,可不论。
2、10、11、24.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新修订版),中华书局,2014年9月第1版,第42、42、42、43页。。
3.金荣华:《〈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考注——附编年简表》,济源市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交流材料,2011年7月9-11日,第2页。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研究室汪桂平主任提供原件图片。
4.金荣华:《〈旧唐书·司马承祯传〉考注——附编年简表》,政协济源市委员会编印《济源市第二届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资料专辑》,2011年12月,第66页。感谢河南省委万德凯处长提供原件图片。
5.(金)元好问撰:《续夷坚志》卷4“密崖题字”。
6.徐灵府:《天台山记》,撰于唐元和十年(815),收入《古逸丛书》。
7.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 年6月第1版,第83-85页。王适《潘尊师碣》说唐高宗驾崩于永淳元年,潘师正于“后年……遗形隐景,济神幽炊”。(陈垣《道家金石略》,第84页)永淳元年之后年,即嗣圣元年(684)。《旧唐书·潘师正传》曰:潘师正“永淳元年卒,时年九十八”。(《旧唐书》卷192)韦春喜和张影《唐代道教诗人吴筠生平考述》说:“相较而言,王适主要生活于高宗后期、则天一朝,对潘师正生平的了解,要比五代后晋刘昫更为准确。所以王说要妥当一些。”(《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第24卷第3期,第112页)王适所述较具体,潘师正应是羽化于嗣圣元年(684)。
8.(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1。
9.陈垣:《道家金石略》,第85页。
12.胡孚琛和李善文《王屋山道教与司马承祯》说:“据考,司马承祯于武后时曾居王屋山中岩台,故其所撰《潘尊师碣》题‘弟子中岩道士司马承祯书’。”(《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2卷第2期,第6页)宋娟《王屋山道教研究——以碑刻资料为基础的分析》说:武后诏见期间,“司马承祯曾结庵王屋山中岩台,自称中岩道士,创建紫微宫,后返天台山”。(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第8页)
13.李立政的博客博文《司马承祯与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2011-05-11 16:38:55), http://blog.sina.com.cn/lilizheng481218。
14、15、19、23.《道藏》第19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706、707、700-706、703页。
16.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64页。
17.《无生诀经》,《道藏》第35册,第403页。
18.《道藏》第19册,第707页。“天”原为“大”,“长”原为“大”,皆据陈垣《道家金石略》121页改。
20.《庄靖集》巻9。见陈垣《道家金石略》,第1074页。
21.见《古逸丛书》。一说赠诗者三百余,《旧唐书·李適傳》曰:“睿宗时,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被征至京师。及还,适赠诗,序其高尚之致,其词甚美。当时朝廷之士,无不属和,凡三百余人。编而叙之,谓之《白云记》。”见《旧唐书》卷190中《文苑列传中》。
22.《玉海》卷100存《两京新记》佚文。又见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25.编委会编:《王屋山道教》,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26页。
26、27.《赐白云先生书诗并禁山敕碑》。见陈垣《道家金石略》,第182页。
28.《道藏》第17册,第861页。
29.《道藏》第6册,第862页。
30.关于唐玄宗封禅,请参阅陈金凤和汪超《唐玄宗泰山封禅与道教之关系》,《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第12卷第1期,第39-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