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特载 > 张凤林:略谈道教在当代的发展
张凤林:略谈道教在当代的发展

 

 
道教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宗教,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又极具包容性。千百年来,它犹如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滔滔不绝、容纳百川,从而形成了自己丰富而成熟的教理教义。它蕴含着华夏文明的精髓,沉积了历代祖师圣贤的哲思,堪称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古老的道教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作为每个历史阶段不可或缺的角色一直前行到了今天。在当代,我们处在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历史环境,科技不断创新,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大国、强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因此,道教目前所面临的新任务就是如何积极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就是面临着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今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宗教如何在新时期发挥自身作用的问题。关于宗教在新时期发展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就是坚持中国化方向。我以为,对于本就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的道教而言,对于如何坚持中国化方向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理解,继承与创新应该是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简而言之,即要做到“与时俱进,改革自强”。下面从几方面谈一下我的感想。
一、以古观今——在改革中求发展
纵观道教的发展历史,在每个不同的时期,尤其是处于大变革的时代关头,无不以改革或调整自身的教理教义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生存条件,甚至在行将没落之时获得新生。
北魏时期,寇谦之祖师对道教的改革就颇能说明这个问题。彼时的天师道,出现了诸如组织涣散、科律废弛等诸多问题,并且一些教理教义与当时的时代发展格格不入。于是寇谦之祖师开始了一系列革新举措,首先强调以“礼度为首”,以契合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对内则整顿组织,加强科律,对不合时宜的戒律及仪范进行增减修订。经过一番改革,天师道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在教制和教理教义上都很成熟的教团组织。同时也得到了北魏官方的支持,在京城专门建造天师道场,其后北魏的历代皇帝即位时,都要到此道场受道教符箓。此举使道教摆脱了民间宗教的面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认。
而王重阳祖师在创立全真教时,既继承了道教的传统思想,又革故鼎新,将符箓丹药斋醮科仪等思想文化内容重新整理、充实、完善,从教义、戒律,到宫观组织都进行全面改革,并且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发展出新的道教理论,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坚实的根基。
反观近代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冲击,而道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危机意识和改革自强意识没有普遍树立起来,道教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问题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探索,因而一度彷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骤减。
   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醒我们,道教的发展壮大,要顺应历史潮流,要在历史的大潮中不断自强革新,唯此,道教才能应对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以更好地谋求发展。一言以蔽之,古老的道教要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让古朴的教义思想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以古御今——道教思想在当代的阐释
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科技发展、文明日进,却也滋生了种种社会问题,比如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生态环境恶化等,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有时冲突还十分激烈。显然,我们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引领。这时,许多人将目光转向了古老的东方智慧,期望在古圣先贤的教导中,体会超越时空的深邃智慧。比如施舟人先生就曾经说:“道教文化是一个无量无边、无比丰富的传统。是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人类自身的新途径。道教所保存的十分丰富的文化传统,就是一个对人类文明贡献极大的中国文化基因库。”千百年来,道教思想源源不断地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然而,我们常说“知易行难”,怎样将道教的精神从各个方面贯彻到人们的生活中,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好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获得圆满的人生,是我们道教界应该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国各宗教“要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在当今我国提出的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道教理应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作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道教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也必须与时俱进、改革自强,跟上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充分挖掘道教教义思想中益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淳化社会风气的内容,使之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与道合一而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提倡像大海一样广纳百川、不拒细流、处下而不争的高贵品质;树立以清心寡欲面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诱惑的行为准则;达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的社会理想境界。
道教一直以来即是融摄众家之长,以道为本体,用出世的操守行入世之教化。我们的前辈就曾经这样宣言:“天无道则不运,地无道则不载,人无道则不立,万物无道则不生,国家无道则不治,道岂可须臾离乎?”这种以弘道、行道为己任的责任感,应该始终成为我们道教界的时代担当。
三、古今同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下的道教文化弘扬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对于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阐释,习总书记这样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反观道教,自古以来就一直在强调“德”之于修道者的重要性。道教以道立教,也以得道为终极的追求。道大致有“虚无、自然、纯粹、素朴、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等十大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人身上就是德。从道教对修道者德行的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有契合的。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在道教的经典教义中,爱国及诚信的思想也多有体现。如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的“助国得天心”之语,以及道教戒律《初真戒》中的“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的戒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层面的倡导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道教不仅崇尚如鲲鹏翱翔于天地的自由精神,又强调万物与我为一的众生平等理念,而历代祖师高道对道教教团的建设和规范,又无不体现了法治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层面的规划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而道教一贯将和谐视为道与德完美融合的最高境界,无论是人自身的和谐,还是人与人的和谐,亦或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贯穿于道教理念始终的。
陆修静祖师在整理天师道的斋戒科仪时,就特别强调了其中德的作用。他认为斋戒的意义是“求道之本”、 目的在于约制人心欲虑,静虚以与道合,从而对当时的斋法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进行了充实与提高,形成了“九斋十二法”的斋醮体系。这其中他更是强调了对斋仪的操作者——道士的高要求,认为道士不受老君百八十戒,其身无德,则非道士,不当受百姓拜,不可以收治鬼神。无论是当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是道教教义体系中对道与德的规范,我们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这种古今一辙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悠久的历史使得它形成了丰厚的传统,而每一种传统的形成,又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因此我们首先面临一个如何理解的问题,其次面临一个如何扬弃的问题。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应该在当今时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然而,作为道教徒,以及从事道教相关工作的人士,我们都很清晰地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目前道教的发展相对滞后,各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宫观管理的涣散、人才的匮乏、个别道教徒倾心于世俗名利等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颁布一些规章制度、组织几次会议、建设几所道教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要对问题有一个整体性和根本性的掌握。也就是说,时代既提供了弘扬道教的机遇,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如何弘扬的难题。这是当代道教界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必须担当的使命。
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中国道教协会决定启动“道教教义思想体系的当代建构”文化工程,以期对道教教义思想进行符合时代的自我诠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即采取“秉本执要”之方法,摸清道教的思想命脉,掌握根本,然后对具体而且复杂的现状问题,取得一种整体的协调解决。因而,对这个文化工程进行论证与探讨,是本次长三角论坛与往届所不同之处,我衷心希望这次论坛能够推动此课题的进展,甚至成为这个课题的起点,那样,“道教教义思想体系的当代建构”工程与本次长三角论坛都将在道教的史册上占有光辉且极其重要的一页。
 
(作者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文已收入《第六届长三角地区道教论坛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