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道教出版物•读书 > 《老庄道家与环境哲学会通研究》评介
《老庄道家与环境哲学会通研究》评介

 

自从西方环境思潮兴起以来,道家哲学与环境哲学的同异成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热议的话题,但真正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老庄道家与环境哲学会通研究》一书立足环境哲学视域,以深生态学哲学为基本理论模式,综合国内外研究,对老庄道家和环境哲学进行双向诠释,弥补了这一缺憾,不仅深化了道家与环境哲学研究,还对推进中西哲学与文化对话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该书包括上、中、下3篇,共18章。第一篇旨在重新阐发老庄哲学原理,第二篇致力于探讨环境哲学思潮的兴起和环境哲学范式及其引起的变革,第三篇讨论老庄环境哲学意旨以及功用。
老子的常态哲学与庄子的哲学方法
道家哲学传播到西方后,出现多种多样的理解和诠释,似乎能够与古今中外任一思想流派展开对话。这一文化现象给人的印象一方面是,道家具有罕有其匹的可阐释空间;另一方面,多元阐释有些是无谓的比附,这也使得人们感到道家文化的学派归属很难定位,因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老庄道家与环境哲学会通研究》一书则试图从现代环境哲学的视野来阐释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明确了道家哲学的环境哲学属性。
长期以来,学界对道家“自然”概念的解释多停留在“自然而然”这种字面解释的层次上,而本书则基于汉语语法、逻辑意义和文化背景,采用理论化阐释的方法,追求实质性理解,把“自然”概念诠释为“常态”、“稳定平衡态”,并进而把老子哲学定位为态势哲学,揭示了态势哲学和环境哲学的共同旨趣。作者认为,老子哲学既不是为了要描述“存在”,也不单纯是为了把握“变化”,而是要洞察存在与变化的最佳状态和趋势,即自然常态;“道”不等于“规律”,前者是形上概念,而规律则不是,例如,“生”、“死”的规律悬殊,但是都属于“道”;“道法自然”这一哲学纲领要求人们认识、顺应并捍卫世界的常态、自觉超越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老子的思想不能简单地概括为“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才是老子哲学的完整原理,“无为”是基于自然本质要求的人类自律。在实践上,老子坚持“无为”的原理,是企求最大程度地接近“自然”的智慧,或者说是让“自然”发挥它的作用,消除文化对自然的异化,摆脱反自然的人为之祸根。
该书认为庄子哲学的基本方法是怀疑,这是庄子走向彻底反思的保证;庄子的“两行”是其通向“齐物”平等、混沌大通境界的逻辑方法;庄子不是相对主义者,而是具有生态底蕴的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概念不同于西方近代的“自由”价值观,前者要求认同自然,而后者以及建立在其之上的制度则破坏了自然生态。我们的时代应实现自由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深哲学、深思维和深层语言观
该书认为,环境哲学的出现标志着西方文明走上了全面反思的道路,是西方现代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意味着对人的重新定位和定义,要求人类感知、情感、基本信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作者汲取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深生态学的理念模式中的积极因素,将其与中国老庄道家的精神参证会同,认为哲学应该实现普遍性和深度性的统一。
作者对奈斯创立的深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其特点是本体论优先原则,其价值立场是内在价值论,方法论上提倡深度追问,带有较强的后现代性特征。以深生态哲学为基础的深哲学是深度怀疑和反思的哲学,既需要思维的深化(深思维、思维的绿色化),也需要语言的深度性(深层语言、语言的绿色化)。所谓“深思维”,即是“合生态、合自然地思考”,是“批判式循环的思维”。深思维承认无知性、混沌和复杂性推设,在各种差异与关系中把握对象,在思维方式的平等比较和综合运用中开拓绿色哲学之路。深哲学需要深层语言,深层语言能够最大化诊断与消除各种对环境不友好的思想文化的语言学病因,并致力于探求合乎生态健康与保护的新型语言。与形式化的逻辑语言不同,深层语言维护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维护语言的质朴化和意义的丰富性,能更好地表达深思维要求的诗性智慧。在作者看来,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字与自然天道有亲缘性,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和思想本于自然灵感,是自然化语言的活化石。作者关于深层哲学的这些思考值得学界重视和研究。
呼唤新道家
20世纪末董光璧先生提出“当代新道家”概念,世纪之交的英国学者J.J.克拉克提出:“西方道家”(Western taoism)应该自成一体。作者认为,道家哲学虽然具有丰富的可阐释性,但是“当代新道家”若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学派,就不能满足于对道家思想进行零散的解读与附会,而必须维护道家哲学理论诠释的完整性。当代新道家应该“以道家哲学整体原理为依据”,沿着未来绿色文明的方向,接着道家讲下去,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该书展望了发展新道家的几种可能思路,即发挥中国古代学术观的会通精神;发掘态势哲学的生长点;建构深层道德或曰超越性道德理论。
作者认为,道家哲学隐藏着最具积极意义的文化功能。首先,它对中国文化的绵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指出,道家是极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思想流派,主张超越人道泛滥的文化发展思路,也反对超自然的文化发展取向,始终坚持因任万物、遵循自然的常态思维准则。这个文化发展原理对中国文化的健康生命起了极大的保育作用,使中国文化能够长期延绵不绝。其次,道家绿色内涵的阐发能够为现代文化的异化提供诊断,道家的文化创造思维是因顺自然、合乎自然、参照自然、效法自然,这种文化创造观必将有益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该书的后记提醒我们,老庄道家哲学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包含人类原初的生存经验,其生态智慧可能更为根本;但其与我们时代所需要的环境哲学还存在差异。当代新道家对道家哲学的绿色化阐释“必须充实以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史等实证内容”,道家哲学才能散发出时代的智慧之光。
文/杨通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环境伦理学会执行会长)